15221920176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当前位置:首页新闻中心PH计酸度计从校准到测量的全流程解析

PH计酸度计从校准到测量的全流程解析

更新时间:2025-09-05点击次数:40
  PH计酸度计作为实验室与工业场景中测量溶液酸碱度的核心设备,其操作规范性直接影响测量精度与仪器寿命。本文基于ISO 10523:2008标准,系统梳理PH计使用过程中的关键步骤,涵盖校准、测量、维护三大环节,为科研人员与质量控制人员提供标准化操作参考。

  一、使用前准备:环境适配与设备检查
  1.环境条件控制
  测量需在20-25℃恒温环境下进行,温度波动超过±2℃时需启用温度补偿功能。
  2.电极状态确认
  检查玻璃电极球泡是否完整无裂纹,参比电极液接部位是否堵塞。使用前需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3次,并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。
  3.标准缓冲液配置
  选用与待测溶液PH值接近的标准缓冲液,有效期不超过3个月。配置时需使用煮沸后冷却的去离子水,并控制水温与测量温度一致。
  二、校准操作:两点定位法的精准实施
  1.一级校准(中性点)
  将电极浸入PH6.86缓冲液,轻摇溶液使读数稳定,调节仪器斜率旋钮至显示6.86±0.02。
  2.二级校准(酸性/碱性点)
  根据待测溶液性质选择第二校准点:酸性溶液选PH4.00,碱性溶液选PH9.18。校准时需用新缓冲液冲洗电极,避免交叉污染。
  三、测量操作:动态平衡与数据记录
  1.样品处理规范
  待测溶液需充分混匀,固体样品需按1:2.5质量比加水溶解后静置30分钟。测量高粘度液体时,需将电极插入液面下10mm并缓慢搅拌。
  2.读数稳定判断
  电极浸入溶液后,等待读数变化率≤0.01PH/分钟时记录数据。测量有色或浑浊溶液时,需采用流通池设计避免电极污染。
  四、维护保养:延长电极寿命的关键
  1.清洗与活化
  测量后立即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,对于蛋白质污染电极,需浸泡在0.1mol/L HCl溶液中30分钟;油污电极则用丙酮或乙醇清洗。
  2.存储条件控制
  短期存储时,电极球泡需浸入3mol/L KCl溶液;长期停用时,应套上保护套并注入KCl凝胶。
  通过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流程,PH计酸度计测量重复性可控制在±0.02PH以内,满足大多数分析需求。